企业咨询热线:199 3965 5981
E-mail:haitianzixun@126.com
动态  / News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动态 > 行业资讯 >

深圳海上之城,弹丸之地的最终解决方案?(上)

发布时间:2016-07-08 15:36
分享到

2016年6月出台了《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(2016~202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计划》),深圳将再填海50平方公里。

深圳是国内众多城市中的一座年轻城市,从建成到现在也不过短短的36年,但是却在这36年时间里,由于人口与资本的融入,这座城市在快速的成长中不断膨胀,仅仅199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已经有超过1100万人口,每万人仅有1.8平方公里。而同是一线城市的北京是8平方公里,上海是3.488平方公里。 

近两年深圳房价一窜再窜,如今已经是2015年房价的2倍!深圳有限的面积,却似乎承载不下这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口,填海造地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这个看似能一劳永逸的“填海”工程是否真的完美? 

 

填海造地并不是深圳首创模式

国家想要发展,地不够用怎么办?填海造地,这是日本的理由;经济行政区想要发展,地不够用怎么办?填海造房,这是香港的理由;南海军事发展需要基地,地没有怎么办?填海造岛,这是军事战略的理由…… 

众多的理由里,深圳与香港是最为相似的,香港作为多年以来的弹丸之地,土地更是寸土寸金,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,惊破天际的房价,甚至在金融泡沫存在的时候衍生出负资产的房产。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支持,深圳只好开口跟海洋要地,盐田、蛇口、赤湾、妈湾等深水港区,深圳国际机场、福田区、南山区、宝安中心区及西部通道,均采取了填海造地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。 

 

填海造地不是说填就填

深圳此次的填海造地也可能会将深圳与香港越离越近?国内最缺地的城市莫过于香港了,上世纪90年代,是香港填海的黄金时期。彼时香港政府提出一系列计划,填海集中在维港这个世界优质深水港两边,包括中环、湾仔、九龙湾、红磡湾、昂船洲、青洲等。产生的地块一部分用作基础建设,另一部分拿来卖地增加政府收入。 

但是这场填海“大跃进”最后受到了阻拦,环保人士成立了“保护海港协会”,对市民各种演说填海对生态环境、对整个维港水动力、深水港的危害,随后十几万人联合签名,功逼使香港政府搁置搁置“青洲填海计划”。年复一年,反对填海成了场公民教育运动,深入民心。 

这样的桥段让海天小编想起年初电影院大热的电影《美人鱼》,同样的,电影的梗概也离不开填海造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。在香港最初的填海计划搁浅之后,环保律师草拟的《保护海港条例》在民众的签名下最后立法通过,香港民间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填海关注组。 

法律加上民众的反抗,以至最近十年,香港来自填海的土地供应明显减少,由过往平均每五年造地约5至7平方公里,到2005至2009年锐减至0.84平方公里,而到2010至2013年,填海土地更只有0.08平方公里。

而对于深圳填海,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而言,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涛认为深圳应该更有效率地开发已有土地,而不是无限制扩张。“虽然深圳一直说土地紧张,但却有大量的公共用地实际上未被有效率地开发。相比香港的城市规划,深圳的土地用的一点都不经济”。 

从香港的案例来看,深圳的“填海造地”似乎有点夸张,毕竟香港在造地受到各种民众的反对之后,能扩张的面积几乎算不上什么,但是深圳的此番填海,也许真的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去思索与控制?(部分数据来源:中国城市中心)

 

关键词:深圳,海上,之城,弹丸之地,最终,解决方案,2016年,6月